大師遇上大師 余英時談民主 「須人文滋養」

中大新聞

2008/07/01 聯合報
【記者陳宛茜桃園報導】

 諾貝爾獎物理學得主楊振寧,與克魯格獎得主余英時,兩人昨天連袂到中央大學開講。余英時暢談「人文與民主」,認為民主不是制度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,民主領袖的人文素質格外重要;楊振寧則剖析二十一世紀物理與數學的關係。

 兩位大師是參加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的「余紀忠講座」,吸引了上千名學子一睹大師風采。二十五年前,余英時曾以「人文與自然科學應如何均衡發展」為題,與另一位物理學家吳大猷對談。可惜他昨天身體微恙,完成個人演講後便暫時退場,並未與楊對談,無法重演人文與科學大師世紀對談的盛事。

 參與座談的還包括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、國科會主委李羅權、中研院士許倬雲、黃鍔、史語所所長王汎森等。楊振寧夫人翁帆也到場,在台下聆聽夫婿演講。

 余英時指出,中央大學的前身「南高」(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),在五四時代曾因捍衛中國文化,與提倡西化、引進「德先生(民主)與賽先生(科學)」的北大(北京大學)南北抗衡。「南高」的代表人物吳宓、梅光迪等遭魯迅痛罵為落後、反動,文化大革命時都被「打入十八層地獄」。

 然而今日看來,「南高」與「北大」的觀念並未對立。吳宓在哈佛大學時的精神導師、西方學者白璧德便認為,民主的典範不是英美,而是古代希臘、雅典的制度,加上孔子的人文思想。余英時認為,正因中國儒家思想早有「民主」的觀念,台灣才能完成藉民主完成政權的和平轉移,成為華人世界的典範。

 「民主不是數量化的政治體制!」余英時認為,民主不是「一人一票」的「數量」問題。民主如果只講「量」,將導致多數強迫少數,一如南美國家變質為民粹式的暴力。

 「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,生活愈豐富,民主品質愈好!」余英時認為,民主必須在人文素養豐厚的土壤上滋養,才能創造出「品質」。他舉「民族大融爐」美國為例,美國民主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移民多來自經過啟蒙運動洗禮的歐洲,人文素養豐厚。

 「民主社會的領袖也相當重要!」余英時認為甘迺迪總統經常在白宮開學術研討會,引進多元思想,甘迺迪時代的美國也成為民主的一個典範。

原文轉載自【2008-07-01/聯合報/A8版/文化】

媒體報導